【媒体石化大】中国青年报、人民网、人民政协网:“边缘”项目闯出志愿服务成长路
作者:宣传部来源: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浏览:14355次'时间:2018年9月30日
编者按:12月5日是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记者对我校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创建活动提名项目——“中国故事”讲述行动的专访内容,相关报道被人民网、人民政协网等媒体转载。
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无助地在街头行走,穿着救援服装的志愿者焦急地四处寻找,当屏幕上打出“爸妈,我们回家”的字眼,万伟刚的路演结束了。
他静静地走下台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而评委席和观众席则发出了一阵掌声。
这是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的答辩现场。来自浙江东阳红十字救援队的万伟刚带来的项目叫做“爸妈,我们回家——关爱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这个2016年第三届志交会上的银奖项目,今年又入围了志交会的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创建活动全国赛。
在现场,入围这次创建活动的志愿服务项目有188个,他们都是前三届的获奖项目,这次比赛后,他们中的大部分项目将走向全国,成为全国的示范项目,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和组织走上他们的路。
而在此前,他们这条路并不是那么顺畅,一些项目从不被理解到被人接受,从争议到品牌,他们一直坚持着,在志愿服务这个行业闯出了一条路。
在不被关注的领域做出成绩
尽管在比赛现场赢得了不少赞叹,但走下赛场的万伟刚知道,能在这个领域做点事的人并不多。
事实上,万伟刚所在的救援队一开始是做城市应急志愿服务的。从2014年开始,渐渐增加的老人走失案例让他把目光投到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群体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走失的几率也越来越大。”他说。
这些老人找到回家的路并不容易,他们不记得家人,不记得家,甚至不记得自己。“假如在他们身上装一个定位器,让家人随时掌握他们的信息,应该就可以避免这样的走失事件。”
想到这一点的万伟刚和同伴马上就开始了众筹资金,去购买定位跟踪器,并跟东阳市的民政等部门联系,去了解到底有多少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然后免费发放给他们。
“80多位!”在并不太大的东阳市,这样的数字还是让万伟刚小小地吃惊了一下,而这些,也只是通过相关部门筛选出来的,潜在的没有被发现的则更多。
在万伟刚和团队伙伴们的设想中,希望通过这台小小的跟踪器,可以让家人随时定位老人位置,避免走失事件的发生。
但在现实中,救援队志愿者的工作可不止发放一个跟踪器那么简单。“总有老人不佩戴,总有家人不上心。”
在这个项目中,万伟刚和项目团队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关爱链条: 事前预防,定位器跟踪,事后紧急救援。利用专业智能定位软件,建立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保障平台,老年人走失时,可第一时间确定其地理位置,同时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发动广大志愿者帮助走失老人尽快回家。
“我们会走进社区,去做宣讲,让大家更了解阿尔兹海默症,提醒他们注意家里的老人。如果真的走失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寻人机制。”他说。
寻人的过程常常会比想象中复杂的多。
去年,寻找一个阿尔兹海默症阿姨的事情让万伟刚记忆犹新。这位80多岁的老人刚刚从儿子家到了女儿家,然而女儿出去买个早餐的功夫,老人就走出家门不见了。在家属自行寻找一天无果后,当天晚上找到了浙江东阳红十字救援队。
“我们顺着监控去查,一直跟着老人走进了山里,然后她的身影消失在了监控镜头里。”万伟刚说。
那是一次两夜一天的寻找,直到第三天的下午,救援队志愿者才在一个悬崖边上找到了被雨淋了正在呻吟的老人,那时,她已经在山里长途跋涉了数十个小时,脚都肿了。
当志愿者连滚带爬把老人从悬崖上救下来,老人的女儿跪在了志愿者面前。
“感觉我们做的事是有价值的。”尽管寻找老人的过程并不容易,但万伟刚却常常会被自己做的事感动。
然而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有爱的工作却并不被关注。
“不好出成绩啊。”万伟刚坦言,太多的人不愿意承认家里有一个阿尔兹海默症老人,当他们的老人走失被找回后,他们会要求救援队撤掉所有的寻找信息,就像这样的事件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让万伟刚感觉很不好,不是因为自己的辛苦不被承认,而是这样的现状不利于他们志愿服务的开展,“信息公开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尽管这样,万伟刚和伙伴们还是一直坚持着,把定位器发给更多的老人,也把自己的项目告诉给更多人。去年一年他们已经发放了七、八百台定位器,至今为止已经找回100多名走失人员。
“枯燥”的宣讲赢得“市场”
主题宣讲250余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累计服务受众10.5万余人……这是来自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中国故事”讲述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的“战果”。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个“枯燥无味”的项目,那些高大上的理论政策宣讲会让不少人皱起眉头,望而却步。
作为项目的发起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贾学龙曾经讲述自己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故事,那些在西藏做志愿者的点滴曾感动过很多人。他知道,宣讲政策理论要做到讲故事那样,太难了。
2014年最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们艰难地去学习资料,琢磨如何转换成生动的语言,请教学校老师去做诠释。
当然,一开始的宣讲也并不像他讲自己故事时那样受欢迎。
他还记得有一次进社区的经历。
当宣讲团的志愿者精心地准备,信心满满地出现在社区里做宣讲的时候,底下的听众却只有四、五个人,那一刻,贾学龙觉得尴尬极了。
在贾学龙的概念里,这样的宣讲不能生硬地把要讲的内容直接搬出来,而是要转化成普通百姓能听懂、感兴趣的故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精神、雷锋精神、志愿者故事……这些正能量的内容都是他们宣讲的主题,在他看来,这些内容应该被更大范围地去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祖国。
为了把这些内容变成他们要向老百姓宣讲的脚本,贾学龙和志愿者们煞费苦心。
“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会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相结合,讲富强,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讲公正,就用包拯大义灭亲的故事等等,一定要让老百姓喜欢。”他说。
不断的摸索让志愿者们的讲述越来越受欢迎,占领的“市场”也越来越多,他们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甚至成为党校教授党课的一支力量。
“今年省委党校为基层干部开设培训班,专门让我们的志愿者过去给这些干部们讲述雷锋故事,作为他们的特殊党课。”对于这些主动找上门的工作,贾学龙觉得特别骄傲。
而他们的宣讲也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他们,那些理论、政策、志愿者故事走进更多人的心里。
对于他们学校的学生,宣讲团常常会讲优秀教师路永洁的故事,这个为了学生呕心沥血最后倒在岗位上的年轻老师在志愿者的讲述下,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她的事迹,被她感动,向她学习。
贾学龙还记得2016年那次为学校新生讲述路老师的经历。台上,志愿者在深情地讲述,台下,很多学生已经热泪盈眶。“对于学生,这比任何的思想教育课都管用,我相信,他们已经汲取到一股正能量。”
如今的宣讲团更加规范,会定期给志愿者做培训,每周邀请学校专家教授做团队辅导。经过几年的发展,他们的事情被更多人知道,带动了更多人去做这样的工作,很多学校慕名前来取经。他们的足迹也延伸到更多的地方,美国、俄罗斯、柬埔寨和哈斯克斯坦也都成为他们的“战场”。
“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中国故事走进更多国家,让国外的人更了解中国。”贾学龙说。
在质疑声中成长
从做“免费早餐”的第一天起,刘富鹏的耳朵里就从来没断过听到质疑的声音。
这是一个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的志愿服务项目,在河南新乡,这几乎已经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品牌。四个城区6个免费早餐站点,坚持4年多,能够走到这一步,刘富鹏和团队志愿者们走的不容易。
最初这个有着公务员工作的年轻人想要为环卫工人做点事,是因为一些照片,在摄影师的镜头里,有环卫工人蹲在地上吃着手里的饭:馒头咸菜。
这样的镜头触动了刘富鹏。在随后的调研了解中,他知道环卫工人因为收入不高、上班时间又比较早,很多人都不会正儿八经地吃早饭,常常是馒头开水就对付了。
“免费早餐”的概念就这样在刘富鹏的脑子里诞生了。最初的志愿者是他和他拉来的大学校友,十几个人募集了一些资金,拉个横幅,这项目就算启动了。
“切,这肯定是在作秀呢,干不了啥事。”一个路人毫不客气地丢过来一句话。
刘富鹏没作声,他想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是真的想要为环卫工人做点事情。他对接了政府的早餐工程企业,每份早餐含一荤一素两个包子、一个鸡蛋和一份稀饭。就这样,第一个免费早餐的站点成立了。
资金是他很难跨越的坎儿。当时一份早餐的成本是4元,靠在外面筹集资金维持。曾经,项目面临过两次资金链断掉的难关,最困难的时候,他欠早餐企业两个月的资金交不上,最后把自己的工资都拿来了。
但是看到那么多环卫工人以及为这个项目付出的志愿者,他咬牙坚持着。
他记得那次资金断掉,他面临要关停几个已经铺设开的站点,一个温暖的故事打动了他。一个小学生志愿者的妈妈偷偷告诉刘富鹏,她的儿子把自己所有的压岁钱都拿出来,自己悄悄去商场买了很多玩具,然后拿到公园去卖,他跟妈妈说,要卖够365元,来帮助“免费早餐”渡过难关。
这让刘富鹏触动不已,原来“免费早餐”可以影响到那么多人,那么多人想要为这份志愿服务事业出点力。他决定,不管多难,他都要坚持下去。
好在,难题只是暂时的,因为这个品牌的影响力,很多人开始知道他所做的事情,一些企业也开始为这个项目提供资金,组织和项目也向规范化方向运作,设立了免费早餐慈善基金,对于志愿者也实行制度化管理。
现在,刘富鹏和志愿者团队不光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还尝试去为他们做点别的事情,“品牌做出来了,有了更多的资源,就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会对接资源,为他们提供免费理发、免费体检等服务,还策划了一场带着环卫工人去旅行的活动。”
而他们的项目也带动了更多人,尤其在参加了第二届志交会大赛后,“免费早餐”的品牌被很多人熟知,他们的经验也被广为传播,全省如爱心粥屋等同类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在各地市启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05日 T01 版)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html/2017-12/05/nw.D110000zgqnb_20171205_1-T01.htm
人民网:http://gongyi.people.com.cn/BIG5/n1/2017/1205/c151132-29685851.html
人民政协网:http://csgy.rmzxb.com.cn/c/2017-12-05/1889389.shtml
中华志愿者网: http://www.chinazyz.cn/zz/zyxf/news1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