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高度概括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雷锋精神,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雷锋”执着与坚守,造就了时代楷模的高尚与纯粹,造就了学雷锋志愿者的担当与奉献,让雷锋精神奏响了时代的华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阻击战中,千千万万抗疫英雄用行动塑造了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冲锋在前、逆行而上,义无反顾、无私奉献,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抗疫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了防护的堡垒。雷锋精神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闪耀出璀璨的光芒,对凝聚抗疫的磅礴力量、激发抗疫的昂扬斗志发挥了积极作用,抗疫精神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写照。
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凝聚着信念的能量
信念的能量,凝聚着雷锋精神的本质特征。革命理想高于天,雷锋刻苦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坚定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信念,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写照。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党员用行动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民奉献,展现出共产党员的风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感召力、动员力,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体现了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体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世人见证了我们党的力量所在。无数党员用具体行动实践着入党时的庄严誓言,用无私奉献阐释出立党为公、爱党爱国的深刻内涵。火神山医院这个建筑面积相当于半个北京“水立方”的“战地医院”,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完工,历时10天。从1月24日动工,工地上,到处是车,到处是人。白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入夜,灯光如昼、焊花四闪。最高峰时,工地上有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同时作业。所谓“基建狂魔”,其实不过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穿上盔甲,在所有人的祝福中默默地负重前行。“没别的,就是豁出去,干!”与死神竞速,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昼夜不停的挖掘机大军及建筑工人保卫武汉、保卫湖北的信念的能量。正是信念的能量凝聚成民族的大爱,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最终取得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冲锋在前,逆行而上涵养着大爱的胸怀
大爱的胸怀,彰显着雷锋精神的高尚品质。爱,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情感,只有人间大爱常驻于世,美丽中国才会有大爱常驻的美好前景。而雷锋正是在一件件或大或小的好事中彰显出他的大爱胸怀,真正做到了对人民和国家都始终保持了一颗大爱之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一线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以人间大爱的胸怀为十四亿人民筑牢抗疫防线。广大军地医护人员闻令而动,义无反顾奔赴一线,成为人民生命安全的最美守护者。为了方便辨认与沟通,他们在防护服上留下各种各样的签名签字。这些略显稚拙又有几分俏皮、积极乐观又不失几分幽默的字句,不是书法、却是最美的心声,不是口号、却如无声的誓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从耄耋之年的院士到95后护士,叫响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在防护服上书写“精忠报国”“人间大爱”等激奋人心的字眼,以表达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挚爱,宣示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爱担当,诠释着中国精神的内涵,标注着中国精神的高度,激荡在人民心中,凝聚起众志成城战疫的磅礴力量。辽宁的李东新和穆秋夫妻俩,日夜兼程免费运输爱心人士捐赠给武汉的新鲜蔬菜,行程超过一万两千公里,解决好几万人的吃菜需求;武汉街头,社区网格员丰枫以“挂满药袋”的身影刷屏朋友圈;因家人或被隔离或被救治无人照看的儿童,医护人员义务当起“临时妈妈”。战疫虽然看不见硝烟,但生与死的考验真真切切,无处不在。在这场战疫中,不仅是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方方面面的抗疫一线奋斗者,这些冲锋在前、逆行而上的人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彰显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折射出的是他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担当。他们是在用生命捍卫生命,用大爱守护健康。他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
义无反顾、无私奉献彰显着忘我的精神
忘我的精神,传承着雷锋精神的优秀基因。忘我,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雷锋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完美地践行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诺言,在雷锋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怀。
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不惧生死、不计得失,用无畏之心、忘我之境与无情疫情做殊死斗争,用血肉之躯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道“保护墙”;广大医务工作者纷纷按下鲜红指印、剪除飘逸秀发,争先请战上抗疫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中有80多岁专家学者,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护士;有的父母生病需要照顾,有的小孩嗷嗷待哺,有的家人在隔离,有的自身被感染,但他们毫不畏惧,义无反顾,明知危险,一往直前。为节约防护服,他们强忍着不喝水、不上厕所,连续奋战,饿了啃一口方便面,困了在地板上躺一会。这种优秀品质是从何而来?有人说他们是英雄、是天使,但他们却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在这场战疫中,有3000多名医护人员被感染,梁武东、李文亮、刘智明、梅仲明等医务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彭银华医生上前线时对未婚妻说“疫情不散、婚礼不办”,没想到这句话竟然成了诀别,守望的新娘再也等不来凯旋的新郎。用废寝忘食、汗流浃背、不分昼夜等词汇来形容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是最恰当不过的。让人热泪盈眶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故事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中华儿女。他们有平凡的血肉之身,知恐惧、有疲惫;他们是父母的儿女、儿女的父母,懂亲情、有牵挂。是藏在那些平凡躯壳之下坚定的信念、闪亮的灵魂、高尚的人格和忘我的精神,让他们成为这场战疫当之无愧的英雄。
勇于斗争、敢于胜利迸发着进取的锐气
进取的锐气,迸发着雷锋精神的不竭动力。锐气,是奋发向上的精神标志,是坚忍不拔品质的集中体现。雷锋始终保持着“做人民的小学生”的谦虚进取之心,在工作上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他不断钻研农业生产、驾驶、投弹等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并进行技术创新。正是凭着“钉子”的钻劲和挤劲,雷锋在不同的岗位上取得了出色成绩,多次获得“模范工作者”“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
防控疫情战斗打响以来,面对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不怕牺牲,经受考验,在火线上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科研、救治两条战线上齐头并进。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科技工作者迸发着进取的锐气,迅速行动,科技、卫健等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争分夺秒、挂图作战,短时间内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向全球共享;分阶段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满足了国内诊断检测的需求;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推荐到临床一线救治;采取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疫苗研发,取得积极成效;通过对病毒生存环境、传播途径方面的研究,为制定完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短时间内构建了多个动物模型,为药物、疫苗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撑;专家学者及时发声、答疑解惑,稳定人心、坚定信心。从新型检测试剂到抗体药物,再到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接连取得一系列战果……创造了一个堪称“史诗级”的救援奇迹,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作者系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长,教授)